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邮票-0/:例:1(诺尔曼·白求恩)邮票底部左侧数字为“纪84.2,志号是邮票的序号,是邮票distribution的记录,3.从1970年7月到1973年12月,纪念邮票和特别邮票连续编号,底部右侧志号“(277)1960”表示该本票为纪念邮票总序列中的第277张,发行于1960年。
志号是邮票的序号,是邮票 distribution的记录。指印在邮票底部的数字,一般表示票种、发行年份、套号、芯片号。国内早期邮票没有志号所以想知道邮票的发售日期和成套数量不方便查阅邮票目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套邮票发行时,在纪念版邮票和特刊邮票的底部印有志号。之后的几十年里,虽然邮票 志号的形式几经变化(文革期间一度中断),但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使用邮票 on 志号的方法是世界邮票史上的创举,成为新中国邮票的显著特点之一,受到了世界各国集邮爱好者的广泛赞誉。有的国家也效仿,加了志号到邮票。比如今年这一期的《新年快乐》邮票,邮票就有邮票底边的小字。2019-2:表示这是2019年发行的第二套邮票了。(1-1):第一个1表示这个集合邮票包含一个棋子,第二个1表示这是这个集合邮票的第一个棋子。t:表示这是一套特殊的邮票。如果是J,表示纪念邮票。这表现在和冀的语音前缀上。
中华纪念邮票和专题邮票分别与志号并列,是世界邮票出版史上的一个创举。这些志号代表:1。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邮票 -0/:例:1(诺尔曼·白求恩)邮票底部左侧数字为“纪84.2。底部右侧志号“(277)1960”表示该本票为纪念邮票总序列中的第277张,发行于1960年。special-1志号将“吉”字替换为“特”,其余均以同样方式识别。2.邮票1967年4月至1970年6月发行无序号。3.从1970年7月到1973年12月,纪念邮票和特别邮票连续编号。4.1974年以后,纪念-1志号的“吉”字改为汉语拼音前缀“J”。特邮票 志号中的“特”字改为汉语拼音前缀“t”。总序号被取消。其他数字与1949年10月至1967年3月相同。
“冀”字头邮票指纪念邮票,摘自1949年10月8日发出的冀1《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至1967年3月10日发出的冀124《向32111英雄钻探队学习》。前缀“Te”邮票指的是Te 邮票,以1951年10月10日颁发的Te 1《国徽》开始,以1966年5月10日颁发的Te 75《服务业妇女》结束。集邮界把这一期的纪念特供邮票“老年特供票”称为“老年特供票”。Its 志号的特点是标注票种、套数、全套张数、张数、总张数和票种的印刷年份。以400元邮票,纪25“世界文化名人”面值为例,框下印有:“纪25.4-4(110)”,其中“纪25”为纪念邮票,4-4分别表示此套/。“(110)”表示此票为新中国110周年纪念邮票。另外,“冀”字头票在“冀16”之后,“特”字头票在“特5”之后,并标注发行年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