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套邮票为庆祝慈禧太后60大寿而发行,由德国Feral设计,1909年,清朝国家邮政为清朝皇帝宣彤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共三枚,这是国内第一期邮票,1894年11月,清国邮政发行了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慈禧生辰》,又名“万寿票”,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第一次发行邮票,是清末1878年12月,邮票套由三件组成。
1878年海关邮政发行的第一套邮票《龙票》。1894年11月,清国邮政发行了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慈禧生辰》,又名“万寿票”。此套邮票为庆祝慈禧太后60大寿而发行,由德国Feral设计。1897年8月16日,第一套官方“一次性盘龙”邮票由国家邮政发行。1897年,因币制改革,由白银二元制改为银元制。当时与“小龙”邮票一起使用,加盖“暂洋银”,成为我国第一套邮票。1909年,清朝国家邮政为清朝皇帝宣彤发行了一枚纪念邮票共三枚。主图是天坛祈年殿,由英国伦敦华德路公司印制。
由于晚清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邮政和/或邮票事务,无论是海关试点还是清邮政局,实际上都是由一群控制中国海关的外国人策划、管理和操作的。但清代邮票,设计风格仍力求体现中国文化特色。制版印刷细致,质量上乘。邮票多套采用雕版甚至双色套印技术,使用专用水印纸印刷,有效防止了邮票的假冒。与此同时,一些外国官员利用职权,在监印和加盖邮票的修正值时,故意制造了一系列人为的畸形变体,如所谓的红印八宝、万寿票的四折八反、日本石版画盘龙五角异色票等。清朝邮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878-1896年是海关通邮时期,邮票由海关总署管理;共发行3套邮票;1897年至1911年是清朝的邮政时期。
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中国第一次发行邮票,是清末1878年12月,邮票套由三件组成。邮票的面值以银计算:绿色面值1分银,红色面值3分银,橙色面值5分银。图案中间是一条龙。上面两个角是“清”字。这是国内第一期邮票。大龙邮票是铜模,手工雕刻,上海海关注册处印制。整套有三种面额。币为官平银,1分银为绿色,3分银为红色,5分银为黄色,刷色不同,如暗、亮。它是用凸版印刷的,背面有粘合剂,穿孔度为12.5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