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发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布空白,为研究这一地区与中国北方的关系,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古人类和古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截至目前,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十几处,其中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金牛山遗址和庙后山遗址,中期的鸽子洞遗址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西八楼遗址较为重要。

东北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除了20世纪30年代部分中外学者进行的零星调查和发掘外,该地区旧石器时代的考古工作是在1949年以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进行的。截至目前,已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十几处,其中旧石器时代早期的金牛山遗址和庙后山遗址,中期的鸽子洞遗址和旧石器时代晚期的西八楼遗址较为重要。这些发现填补了中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分布空白,为研究这一地区与中国北方的关系,以及与周边国家的古人类和古文化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线索。

西南地区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自20世纪初以来,人们一直在四川寻找-1,但收效甚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西南各省区相继进行了调查和发掘。到目前为止,已经发现了50多处旧石器 era的遗迹。比较重要的是早期的元谋人化石和观音洞文化,晚期的富林文化和猫猫洞旧石器位置。从遗址类型来看,该地区的荒野遗址多于洞穴遗址,但洞穴遗址中发现的遗迹更为丰富。

距今约180万年的西后渡文化遗址,1959年发现于山西省芮城县西后渡村。这是中国已知的最古老的文物。经过考古发掘,在这里获得了大量的古脊椎动物化石、32件石制品、带有切刮痕迹的鹿角、烧焦的骨头、角和牙齿。其中两个有人工制作鹿角的痕迹,一个有被锐器切割或切开的V型凹槽,另一个有明显的划痕,这表明当时的人类可能制作了骨角。最引人注目的是动物化石中有多条黑色、灰色和灰绿色的肋骨、马牙和鹿角,经实验室检验证明是火的结果,使人类用火的历史大大推进,成为中国人类用火的最早证据。
4、东北地区发现的最早的 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遗址是金牛山猿人洞穴遗址。营口金牛山猿人洞穴遗址是东北地区发现最早的旧石器 time遗址,是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该遗址位于大石桥市永安乡西田屯村西侧。这是一座海拔69.3米的孤山,山洞在山的东南面,桩的裸露部分从洞顶往下11米,裸露面积200平方米。从出土的剑齿虎、肿鹿、海狸等更新的古动物群化石分析,这个洞穴的主要堆积时间在20-60万年前,洞穴中发现了燃烧灰烬、燃烧骨骼和研磨石器等古代人类活动的遗迹。特别是1984年10月,在第六层,共发现55具个体猿人化石,包括完整的头骨、椎骨、肋骨、手、脚的指骨、尺骨、髋骨等,其完整性在世界人类学发现史上罕见,对人类起源史的研究具有重大科学价值,1984年被列为世界十大科技进步项目之一。